閩南網8月16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洪泓塬 洪方博濤 文/圖)為期三個半月的休漁期結束了,經過充分的休生養息,大海又把最富饒的產物饋贈給了漁民,8月16日上午,“福見揚帆 漁海同樂”福建省首屆開海文化季在泉州石獅市祥芝鎮祥芝國家中心漁港舉行。
福見揚帆 漁海同樂
本次活動由省文旅廳、省海洋漁業局以及泉州、福州、漳州、莆田、寧德市人民政府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相關設區市市委宣傳部、文旅局、海洋漁業局等承辦。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張立峰、省海洋漁業局副局長邱章泉、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小輝等領導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
2000多艘漁船揚帆起航 投入耕海新征程
一排排的漁船排列整齊,整裝待發,船上寫著“滿載而歸”“風調雨順”字樣的帆旗隨風飄揚,寓意豐收和順利。船上的漁民們正忙碌地做好開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檢查發動機、整理漁網、保養漁船、儲備生活物資……
一艘??吭诎哆叺膷湫聺O船,最為奪目。49歲的“船老大”蔡進發正忙里忙外,做出發前的最后一次檢查。他的妻子王秀密穿著一身紅裙子,祈禱開漁風調雨順,滿載而歸。今天凌晨5點,她就載來許多東西搬運上船,幫著丈夫打點物資。她告訴記者,這艘船是今年剛造的,42米長,這次是第一次出海捕魚。出海準備事務繁瑣,她很早就開始準備了,除了修修補補漁具,還要購買船上的生活物資等。
“幾百斤豬肉、雞肉、排骨,還有20幾箱水果、蔬菜,米、面、油等全部都要準備好。”王秀密說,這次共有18人出海,所以要多儲備一些食物。她說蔡進發十五六歲就開始討海,靠海吃海,他經驗豐富,什么季節捕撈什么漁貨,什么海域盛產什么海鮮,按照出海收獲的情況,來判斷返航時間,“如果收獲很好,船就會早回來……”王秀密滿懷期待。
12時許,隨著陣陣鞭炮聲起,一聲“開漁啰”,2000多艘漁船從漁港揚帆起航,投入新一輪的“耕海征程”,迎接秋天的第一個豐收漁網。
望著遠去的漁船,王秀密說自己心里很激動,也感恩大自然的饋贈。
兩市三鎮聯動 開海文化季活動精彩紛呈
據了解,泉州主會場圍繞“福見揚帆 漁海同樂”主題,除了石獅市祥芝國家中心漁港舉辦開海文化季啟動儀式,在晉江市深滬中心漁港、石獅市鴻山鎮東埔一級漁港兩個聯動點同期舉辦了開海文化季啟動儀式,兩縣(市)三鎮全程聯動互動,場面熱鬧歡快。
在石獅祥芝鎮主會場,推出了海洋人文、海絲非遺、海貨展銷、海味盛宴、漁港風情等系列活動,融合人文展示、非遺互動、漁業發展、海鮮美食、文旅融合五個篇章,現場還有寫“福”字、剪“福”字、貼“福”字、閩臺歌曲傳唱、舞龍舞獅表演等系列主題活動。通過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吸引眾多漁民游客八方來聚,共沐海風,共賞海景,共品海鮮,感受福建沿海閩味閩韻的獨特魅力。
活動當天一早,碼頭上人頭攢動。油畫展展出了本土藝術家關于漁文化、家鄉特色等主題的繪畫作品;攝影展展出了攝影家協會近期優秀的攝影作品;在文創展區,展出了琳瑯滿目的藝術文創產品。
在非遺體驗互動展區,展示傳統漁文化、古船模展示及手作體驗,還有傳統手藝人現場講解,并現場體驗古船模技藝制作。同時,還有捏面人、糖畫、剪紙等非遺項目展示。而龍獅展演、拍胸舞、火鼎公婆等巡演更是必不可少的非遺快閃表演。
活動現場還進駐了福建特色海產品企業,進行特色展銷、直播帶貨,吸引了許多食客和游客。
海味盛宴展出的十二道海鮮美食令人垂涎三尺。
穿上蟳埔女、惠安女、湄洲女的服飾,吹著海風,看著遠行的漁船,體驗換裝帶來的樂趣;傍晚時分,還有一場海洋音樂節,一起來懷舊熟悉的閩南語歌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