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歷史時刻的見證者——
7月28日9時55分前后,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裹挾刷新歷史紀錄的狂風驟雨登陸泉州晉江,成為登陸福建第二強、登陸泉州最強的臺風。泉州臺商投資區遭遇狂風暴雨襲擊,大墜島最大風速達51.4米/秒(16級),為全省最高。全區普降暴雨到大暴雨,24小時最大過程雨量達261.1mm,接近歷史最高紀錄262mm。
我們都是歷史的參與者——
面對這樣的超強臺風,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泉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管委會以對歷史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及時啟動應急響應,“著眼最壞的打算,做好最實的準備”,超前部署、科學防御,帶領全區上下全力以赴、眾志成城,經受了歷史考驗,守護了萬家平安。
我們都是歷史的締造者——
臺風登陸前后,一連數天的備戰與抗災,全區黨員干部勇于擔當,在暴風雨中逆行,頂在最前面,指揮調度、搶險救災、恢復秩序;各路力量伸出援手,彰顯大愛;全區群眾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廣大企業、項目工地積極防災抗災、及時復產復工,共同展現了臺商區的愛拼敢贏、銳意進取的精氣神。
全面部署
沉著冷靜打有準備之戰
7月21日“杜蘇芮”生成,23日連跳強熱帶風暴、臺風兩級,24日升格為超強臺風……
“杜蘇芮”迅速發展升級的背后,一雙雙來自泉州臺商投資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眼睛時刻緊盯不放。與信息傳遞更新同步的是,臺商區密集召開全區防御臺風調度會議,傳達上級最新精神,及時調整防御策略。
?、艏?、Ⅲ級、Ⅱ級、Ⅰ級,防臺風應急響應快速上調,首次“三停一休”戰臺風,一場 “著眼最壞的打算,做好最實的準備”的防抗臺風戰斗漸入白熱化階段——
嚴陣以待,隨時戰斗。
臺風造成的破壞時刻銘記在臺商區黨員干部心中。區黨工委書記林榮忠強調,把防御臺風“杜蘇芮”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緊急任務。區管委會主任蘇延輝要求,要密切關注、高度重視,堅決打有準備之戰。全區上下,嚴格落實上級指揮調度,迅速進入戰斗狀態。
嚴絲密縫,復盤梳理。
臺風“杜蘇芮”和“莫蘭蒂”很相似,臺商區以“莫蘭蒂”防抗經驗為模板,全面復盤、細致梳理——注意防范群眾在風小雨小時回流,未交房的建筑地下室要巡查防止積水倒灌困住流浪漢……一個個細節、點位被細致地提出來,充分討論、周密部署。
嚴密組織,全面動員。
防抗工作,在臺商區緊鑼密鼓鋪開。7月24日起全員在崗在位,24小時值班制和領導帶班制,區主要領導帶頭深入關鍵部位調研指導,區領導班子成員紛紛出動,黨員干部全員在崗在位、下沉一線,國企人員掛鉤服務,老干部、網格員紛紛參與,臺風防抗培訓加大力度。8份防指文件、5份明傳電報、90多萬條短信,依次發出。公眾號、視頻號、宣傳欄、大喇叭等各渠道媒介活力全開。依托“泉州臺商投資區”微信公眾號直播臺風實時情況,在防抗臺風工作中,創新性地與泉州廣播電視臺進行直播連線5次。其中,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132條,視頻號、抖音號70個短視頻點擊量破萬,最高點擊量達76萬,傳統媒體、新媒體齊發力,聲勢浩大宣傳引導。
嚴明紀律,決不退縮。
臺商區加強督導,強化問責,督導人員既督導檢查,也參與防抗,督導防抗兩手抓、兩結合。
臺風過后,迅速轉段。7月29日,臺風過境,臺商區按照事先預案,結合災情,第一時間印發《關于做好第5號臺風“杜蘇芮”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通知》,成立“杜蘇芮”臺風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7個小組,迅速啟動全區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全力搶修電力設施、全力推動復工復產、全力實施道路清障、全力推動城區排澇。
全情投入
爭分奪秒守護百姓周全
在歷史級的強臺風面前,城市沒有驅散風云的法術,但卻有擔當作為的防御臺風堅固防線。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的安全擺在第一位、將最強力量前置第一線”……全區1794多名黨員干部、212支黨員先鋒隊伍迅速集結、一線防抗,將為民情懷、黨員本色踐行在抗擊臺風第一線。
區黨工辦17名黨員干部下沉東園鎮3個社區,全面參與社區排查隱患、轉移人員、清理淤泥倒木、巡查修復。區黨群工作部集結22名黨員干部、5支下沉工作突擊隊深入5個掛鉤村。在百崎鄉,下沉干部發現一個排水口被堵,靈機一動倒轉鐵鍬,鐵鍬把手秒變疏通工具,在積水中俯身打通排水口。
區公安系統全警出動,及時處理求助警情、排查整治道路隱患、救助遇險群眾。區自然資源與規劃建設交通局協調在建項目施工單位,集結力量設備清理倒樹、路障。區科技經濟發展局提前組織全區19家保供超市及區級應急儲備物資點備足糧油肉蛋菜,保障供應充足和價格穩定。區民生保障局火線集結應急隊伍20支、救援車輛17輛、備足醫藥消毒消殺物資,醫療衛生系統全員在崗在位。區臺胞臺企服務中心,組織2個小組實地指導25家重點臺資企業防抗臺風,協調解決生產生活問題37個、轉移安置工人14名,聯系在區臺胞120人、發送防臺風溫馨提示信息300余條……
洛陽鎮300余名鎮村黨員干部、黨員志愿者迅速下沉到114個網格,集結114支鄰里志愿服務隊。東園鎮發揮“黨建+一網多格管理”系統優勢,平戰轉換、數字賦能,形成了社區防臺的網格化管理數據中心。張坂鎮激活網格化管理、黨員聯戶機制和“三支隊伍”力量,成立黨員先鋒隊35支、應急隊伍33支,凝聚 “紅色力量”。百崎鄉啟動基層治理網格化應急管理機制,140余名鄉村兩級干部、網格員迅速進網入格,各司其職、協同防抗。
區招商投資集團、開發建設集團、玉沙灣集團等區屬國企,組織1000多名黨員干部職工在各主次干道、公園清理伏樹、清運垃圾。
一個黨員一面旗,一名干部一標桿。臺風防抗一線,黨旗在飄揚、黨員在奔走、黨徽在閃亮。
7月25日8時許,正在產房外焦急等待的百崎鄉武裝部部長朱巧強接到指令時,顧不上見一面剛出生的“二寶”,一頭扎進掛鉤的下埭村。
洛陽鎮云莊村林志建將村支書和退伍軍人的兩個身份融合在一起,在臺風登陸前后最關鍵的48小時,一步不進家門,不眠不休堅守第一線。
區交警大隊鐵騎負責人張天成拖著受傷的右臂堅持帶隊巡察,轉移走被困熄火小車的一對父子,護送出門尋找牛犢的老伯回家,并找到走失牛犢,護得人財兩全。
“看著這么多樹倒下,就像掉了自己身上的肉一樣疼”,園林工作者林容斌排除一切個人因素,從凌晨五六點工作到深夜,帶隊清理修剪樹木,扶正定植。
“母女平安,孩子爸爸在哪?”,7月28日16時許,南安一家醫院產房門口,護士抱著剛出生的嬰兒喊了半天不見人影。她不知,孩子的父親、洛陽消防救援站站長侯森源正堅守在臺商區抗臺風救災一線。
據統計,臺商區成功轉移并安置4618人,實現無人員因災傷亡事件報告目標。截至7月31日,主干道清障及綠化扶植搶修、供電搶修、內澇處理全部完成,電力供應全部恢復……
全民防抗
眾志成城彰顯臺商區大愛
臺風無情人有情。越是災難,凡人大愛越是閃耀光芒,讓風雨肆虐的城市在最短時間煥發新顏,讓城市的溫情越發迷人。
退役軍人鄭繁公布個人電話,駕駛私家救援車,清理道路障礙、救援拋錨車、施援路人群眾。7月28日10時36分,一輛救護車被伏倒大樹擋住去路,他迅速趕到現場,利用車輛裝備拉開樹木,開辟出一條生命通道。
傳遞美食慰人心的外賣騎手小哥,在臺風防抗中秒變防抗臺風傳遞溫情的公益騎手。他們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職業優勢,奔走在街頭巷尾,清除路障,清理倒伏樹木、廣告牌,遞送物資,展現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風采。
東霖集團、福建路港、南星建設、中恒嘉、公路一公司等社會應急救援隊,邦建土石方公司、鑫鼎運輸公司等志愿服務隊主動請纓,助力城市道路排澇、清淤疏浚、清理倒塌廣、轉移拋錨車輛,擔當民企社會責任。
758位業主、學生志愿者、建筑企業員工組成26支應急志愿救援隊伍,自備車輛設備工具“點到點”服務,清理小區災后垃圾658噸、疏通積水地面395處、處理伏倒斷枝912棵、恢復電梯38臺,全區物業小區秩序迅速恢復。
一批兄弟市縣支援隊伍火速逆行支援。國網三明市供電公司、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漳州市風景園林中心等鼎力馳援臺商區,跑出應急救援“加速度”。
全力以“復”
迅速切換奮馬揚鞭
“做好臺風防抗‘后半篇’文章”“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臺風過境,警報解除,臺商區“擦干淚”,奮馬揚鞭,快速開展災后重建、復產復工,“大拼經濟、大抓發展” 不停歇。
7月29日,按照臺風來臨前的預案,臺商區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啟動災后恢復重建,林榮忠、蘇延輝等區主要領導深入一線慰問、調研災后重建,區領導班子成員分頭行動,各鄉鎮各部門各隊伍迅速切換工作目標任務。目前,全區892家工業企業(包括220家規上企業)100%復工復產,農業有序恢復生產,文旅產業開業運營。
重點項目,加速重啟。
海山大道第四標段臺風登陸前做足防御措施,損失較為有限,經兩次安檢,7月31日下午三工區橋面護欄作業點就恢復施工,其他施工點8月2日起陸續復工。省重點項目金韻花苑安置小區項目受損較重,主管部門及時指導服務,確保安全后迅速復工。
企業復產,錨定目標。
臺風過后,各鄉鎮、部門統籌資源調配,及時深入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加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在掛鉤服務干部幫助下,規上企業高效恢復廠區秩序,車間機臺轟鳴,生產井然有序。
文旅產業,暑期正火。
玉沙灣、月亮灣、龜山灣“三灣旅游”和八仙過海、洛陽橋景區在臺風中“很受傷”。區教育文體旅游局靠前指導、統籌協調,相關旅游業態有序恢復。歐樂堡童話世界、水上酒店、鄭和寶船酒店恢復運營,水上世界、海洋王國樂園8月1日后陸續恢復運營。
農業生產,整裝前行。
區農林水與生態環境局帶領專家迅速來到受災的稻香園等農業公司田間地頭“把脈會診開良方”,帶領保險企業查勘定損推動及時理賠助力重建,積極幫助恩蕊農場等企業農產品找銷路,售出受臺風影響滯銷的葡萄5000余斤。
不等不靠,加速恢復。
全省最大的紅掌種植基地豐泉農業公司迅速修好被吹壞的6個大棚薄膜,搶救受災種苗,臺風過境第二天就基本完成修復工作,恢復生產。
小區生活,恢復如常。
“臺風后,我最掛心的是17個小區的安全保障和生活保障問題”,頂著38.8℃的高燒,東園鎮國土所所長、玉坂社區駐村隊長林曉楷吞下退燒藥,迅速投入災后重建,目前東園鎮17個物業小區均已恢復供水供電,生活秩序恢復如初。
每一次自然災害都是對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基礎設施,對黨員干部隊伍執行力戰斗力,對全社會凝聚力向心力的集中考驗。經歷超強臺風洗禮,臺商區用實際行動交出一份高分答卷。(黃耿煌 黃雅珊 楊婷婷 吳志勇 涂雨泓吳翠綿林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