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不求人!我也有自己的‘醫生朋友’。”今年來,寶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聚力打通群眾看病就醫“最后一公里”,推進家庭醫生簽約不斷提質擴面。從簽約情況看,該鎮已為68071名轄區群眾“配”上了家庭醫生。
落實“簽而有約”,才能真正惠及群眾!基于此,中心10個家醫團隊進網入格,進企業廠門,入群眾家門,將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沉,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前移,幫助群眾解決衛生健康領域“急難愁盼”問題。當身邊有了“健康管家”,群眾就醫方面的焦慮情緒大大緩解,就醫獲得感、滿意度持續增強。
危急時刻! 家醫緊急尋人挽救生命
“如果沒有醫生及時發現異常,我可能就錯過了及時治療的機會,后果不堪設想!”提及幾個月前的住院經歷,某公司員工小智(化名)心有余悸。
小智能夠化險為夷,得益于寶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家簽服務的深入開展和家醫團隊的專業細心。今年上半年,中心與該公司進行家庭醫生簽約,小智隨即有了屬于自己的家庭醫生。根據企業及員工需求,中心也很快訂制了系列家庭簽約個性服務,其中就包括為員工進行上門體檢。
5月底,中心組織團隊上門,為公司700多名員工逐一體檢。檢驗結果一出,小智的異常結果立馬引起醫務人員的警惕。意識到事態嚴重,中心檢驗科與家庭醫生緊急接力,快速尋人,并最終聯系上小智:“快到醫院進行復診,你現在的情況很危險!”原來,小智的化驗結果提示,血小板已出現危急值,僅有18×10^9/L。
“血小板數值小于50×10^9/L可能導致出血,小于20×10^9/L就可能危及生命,需要輸注血小板。”提及小智的情況,負責這次體檢工作的寶蓋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吳燕燕連用了多個“危急”。經過不斷跟蹤隨訪,家庭醫生協助并確保小智第一時間前往石獅市總醫院進行就診。因病情危急,小智后又轉院至泉州進行治療。近日,小智病情穩定,得以出院。
無獨有偶,此次體檢中,還有多名無癥狀的高血壓、高血糖患者得以第一時間篩查出來,得到及時干預。“家庭醫生團隊會加強宣教,定期跟蹤,保持隨訪。”吳燕燕表示,這次體檢過程中,會為員工們建立健康檔案,還會將高血壓、糖尿病、孕產婦等重點人群納入規范健康管理及家庭醫生簽約履約服務,采取紅標、黃標、綠標進行動態管理,關注他們的最新情況。
“我們當中,有很多都是外地員工,平常工作忙,跑醫院也麻煩,醫生直接來廠里為我們體檢,還留電話給我們,說有事盡管找他們。我們都覺得很暖心。”小智表示。
而讓更多包括“新石獅人”在內的常住居民,能夠享受同等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也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不斷深入的初衷。吳燕燕表示:“我們也希望以家醫上門服務的方式,及時發現企業員工存在的身體危險信號,并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截至目前,寶蓋轄區已有86家規上企業進行家庭醫生簽約,有2105名企業職工接受上門體檢。
燃眉之急!
送政策上門送服務到家
精準對接需求,才能惠及更多群眾。在寶蓋,家庭醫生健康宣教、精準服務的身影與足跡,已遍及轄區18個村、2個社區的136個網格群……在中心,一面寫有“家庭病床貼近民生,親民惠民至臻至善”的錦旗,也正是家庭醫生為群眾紓困解難的生動注腳。
送錦旗者,是家住寶蓋鎮萬科金域中央小區的吳先生。去年9月,吳先生年逾八十的父親突然中風,導致長期臥床不起。“父親中風前就患有多種基礎疾病,中風期間多次到醫院住院治療。”吳先生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醫生同意其父親辦理出院。但因其父親年紀較大,平常需要插胃管,家人沒有專業的護理常識,其父親回家后該如何護理,遇到緊急情況怎么應對,吳先生犯了難。
“可以申請家庭病床!”了解到吳先生父親的實際情況后,家庭醫生吳燕燕第一時間將相關政策送上門,并將“家庭病床”詳細的申請流程告知吳先生,協助其快速辦理。之后,中心家庭醫生團隊定期上門,為吳先生的父親進行巡診、插管,并指導家屬進行護理。
“不用再往返醫院折騰了,家庭醫生定期上門,悉心照護,給我們幫了大忙!”吳先生一家感激之余,制作了一面錦旗送到家庭醫生團隊手上,對團隊成員們悉心照護、為民解憂之舉點贊。
吳先生的情況并非個例。
近日,中心家庭醫生在產后訪視中發現,轄區有一例重度子癇前期產婦。但由于家中經濟困難等原因,產婦拒絕住院進一步診療。
見狀,婦??萍彝メt生郭綿綿將情況第一時間上報單位領導及市婦幼保健院分管領導。經協調,由上級相關專業專家團隊與寶蓋家庭醫生團隊成員共同入戶,對產婦情況進行診斷。
經評估判定,該名產婦屬高危孕產婦。加上先前多次入戶隨訪過程中,家庭醫生發現,產婦的血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長期處于較高水平。郭綿綿表示:“如果患者仍舊拒絕住院治療,繼續自行選擇居家的話,會存在較大風險。”
“孕產婦向來是家庭簽約服務的重點對象,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幫助她們解決困難。”家庭醫生團隊最終決定,由成員定期入戶,繼續為產婦免費檢查生命體征、產后隨訪,進行個性化指導和心理疏導,告知飲食起居的注意事項。團隊同時也將產婦病情的危險性及時告知其家屬,勸告其家屬加強觀察與監護,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落實好對孕婦所實施的援助,發現異常情況可隨時聯系家庭醫生。
后經多次“零距離”隨訪、床邊診療,產婦情況已相對穩定,其與家屬感受到家庭醫生貼心服務、真誠關懷,對醫生的聯合會診及家醫后續的悉心隨訪表示感謝。
“群眾的實際情況各式各樣,但家庭醫生的守護不會斷線。”吳燕燕表示。如今,除了進企業、入家門,家庭醫生團隊在“醫養結合”中也功不可沒。日常,家醫團隊時常前往位于中心6樓的禾康長者照護中心,為入住老年人開展巡診、隨訪,提供多元化的健康管理與常態化、便捷化的基本醫療服務,讓“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落細落實。(記者 謝艷)